Blogtrottr
電腦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電腦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觀點/家用主機無法遭淘汰的四個理由
Jan 5th 2015, 23:53

文/亞小安

依據日本電腦娛樂軟體協會 2014 年 CESA 遊戲白皮書,資料顯示 2013 年日本地區電視遊戲市場規模為 40.95 億美元,電視遊戲軟體市場規模約為 26.4 億美元,不及 2013 年智慧型手機遊戲的一半。許多不知哪來的分析師預告著,家用主機即將走入歷史。但筆者持完全相反的觀點,認為家用主機短時間內不可能消失,下面我們將分析電視遊樂器不能消滅的幾個主要原因。

領導遊戲業界的進步動力

最大的原因,就是電視遊樂器軟體技術是整個電玩業界的領頭羊,每當電玩展我們看到最精緻的畫面,最進步的技術,都來自於電視遊樂器的遊戲。整個業界是需要往前進的,畢竟大家永遠都不會只滿足現狀。從 30 年前的 8 Bit 到現在的 FULL HD、 3D 、體感,到即將邁向的 4K、虛擬實境世代,遊戲何時才能滿足人類的極限?顯然短期內都還看不到盡頭。

▲兩張圖輕鬆解釋世代畫面的差異。

雖然手機遊戲目前產值遠勝電視遊樂器,先不論每年翻新的手機處理器速度號稱可以跑多快,晶片做的多小,在供電與散熱問題無法解決前,行動裝置永遠無法搞定這個瓶頸-要知道在鋰電池自 1991 年問世以來,電池技術一直卡在這個瓶頸無法有革命性突破,如何將更高效率的能量儲存在隨身裝置中並實現低價量產化,就像核融合技術一般,一直是全球科學家難解的習題。

那麼很多人會說:「電腦難道不行嗎?」這件事情在很早其實就被討論過,下面我們重新分析電腦無法成為單機遊戲主流的原因。

廠商:我愛封閉平台開發

其實以同期的電腦硬體來說,都遠勝於同期的電視遊樂器,舉例來說, PS3 使用的 RSX 顯示晶片效能大約等於 NVIDA 7800 GTX 這個不知道幾十年前的古董。就算是 PS4 用的也不過是 ATI 7850 這個等級的顯卡晶片。但 PS3 目前表現仍舊尚稱滿意,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封閉平台,意即遊戲機只需要專注的運算遊戲,而不像電腦需要多工運算作業系統等等額外的軟體。

另一個封閉平台的好處就是硬體固定,因此遊戲開發商可以專注於榨出主機效能,雖然像是《看門狗》這類的作品, PC 的畫面是勝過 PS3 ,但老實說這也只是少數例子,而開發商永遠看重家用主機的原因,就是封閉平台帶來的好處:「開發問題少」。

▲去年上市的 PS4 純論硬體規格大約只是現在 PC 的中間水準,但實際上卻是兩回事。

以電腦為例,目前只有兩個 CPU 廠商,但在市面上有數十種型號的CPU, N 個顯示卡廠商與型號,另外也有 N 個 POWER 與主機板,而且型號之間彼此還有世代問題,除此之外還有驅動程式問題,這導致在 PC 版會因為相容性產生諸多狀況需要排除,或是效能分配不均等等的問題,想必有些玩家也碰過某幾個遊戲在某台電腦裡就是特別容易當機,因此對於遊戲開發商就是兩個字「麻煩」。比起一台固定硬體的主機給你玩十年,當然多數開發商選擇後者。

最後仍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即便有 Steam 這樣的平台, PC 卻仍有不少的盜版遊戲,無法徹底根絕盜版也是 PC 這個半開放平台的致命傷,家用主機由於是封閉平台,現在又可以透過線上更新來解決漏洞。在盜版問題無法在 PC 徹底解決的情況下,自然沒人希望自己的心血最後落得一場空。

控制器仍無法取代

遊戲仍是人與機器的連結,而所有連結來自於中間的操控裝置,當很多遊戲移植到其他平台,你會不會感覺:「怎麼玩好像都不順」?

這正是遊戲控制器的魅力所在,經過 30 年各家主機商的打磨,如同鍵盤滑鼠一般,控制器已經是很多遊戲必備的控制方式,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幾年前 Wii橫掃市場後,完全後繼無力,最終是賣的最好,但也是最早遭淘汰的主機。原因深究就在於控制器。當時這個革命性的體感控制器雖然開創了許多遊戲的新類型大門,但同時也關上了不少舊遊戲的可玩性。

舉例來說必有四鍵以上的格鬥遊戲,需要及時反應做出各種動作和放技能的橫向捲軸動作遊戲,或是需要 3D 雙移動(角色、畫面移動)模式的遊戲,以及需要多鍵對應的節奏遊戲都不適合 Wii 的「雙截棍」。這也逼使老任早早就推出「傳統」控制器來應急,但畢竟不是標準配備,仍無法挽回頹勢。這就看出來控制器的重要性有多高。

▲這樣的控制器,你會想用來玩什麼遊戲?

同樣的道理也出現在 PC 的鍵盤/滑鼠上,有些遊戲搬到家機上鐵定會很難操作,例如一代經典《星海爭霸1》曾經移植到 N64上,但操作太困難導致銷量跟 PC 版根本沒的比。近期像是《暗黑破壞神 III》的移植也看的出來,幾乎介面和操作都得大幅翻新,玩過的玩家幾乎都說「根本是不同款遊戲」,而線上遊戲最需要的「社交」,也是鍵盤輸入的最大優勢,只靠傳統控制器無論如何都無法比擬。

▲暴雪在嘗試過後 10 年沒再推出家用主機作品

雖然 PC 可以接上各種控制器,而電視遊樂器的控制器也都逐漸替換為共用的 USB 介面,但多數玩家仍預設的「初始概念」給綁住,就像一台街機、一台 PS3 ,一台電腦同樣擺放著《快打旋風4》,若排除其他因素,多數的人不會去選擇去用最後一個來玩。即使你願意為了一個遊戲買一個專用控制器,但還是有很多人沒這個意願,這也是大眾基本的消費心理。

▲格鬥遊戲算是從街機轉型成傳統控制器為主流的成功案例。

強作IP難轉換

電視遊樂器算起來已經有約 30 多年的歷史,在這 30 多年間,誕生了無數經典系列作品。以日本來說,強如《勇者鬥惡龍》、《Final Fantasy》都曾經走向線上化,但也遭致不少批評。初代 FF14 甚至被玩家和媒體評為一代糞作,就可知道知名單機遊戲不可能個個都走向線上化,就算線上化也不代表就能保持經典。畢竟設計理念完全不同。這也是最大問題的所在。

同樣的轉到手機遊戲也是一樣,手機遊戲需要夠速食,可以在通勤階段玩上一場,因此高連貫性的角色扮演類遊戲就不太適合,需要長時間戰鬥的策略類遊戲也不適合。這也是我們看到許多知名作品明知玩手機的人最多,卻不敢直接大喇喇的把正宗續作往手機上推的主因。

▲史上最砸招牌的初代FF14曾被美日鄉民罵翻。

遊戲名比廠商名更重要

在現今的遊戲業界,沒有廠商不吃老本,只靠著原創作品不斷打天下。因此家用主機成了收益不會最高,但「必須」努力的一塊市場,就經濟的角度可以說食之無謂,但事實卻又無法拋棄。以國際間幾個知名大廠,如 Sony 、 SQUARE ENIX 、 UBISOFT。都無法捨棄這一塊,畢竟這是自家展現技術力的一部分,只是主力營收轉到掌機或手機市場。而家用主機的作品最大的意義就是自身的「企業招牌」,就像你也許搞不清楚 Rockstar Games 是哪間公司?來自於哪裡?有多少員工?,但你或多或少聽過《俠盜獵車手》,而 Rockstar Games 正是其遊戲的開發商。

▲ GTA算是近年打造風潮的作品,但也一定要系列化。

基於這幾個重大理由,家用主機不可能完全被取代或消滅,而是會走向更精緻化、朝向較深入的玩家發展。而大家都明白的一點,主機本身只是平台,重要的是遊戲好不好玩,因此只要廠商持續製作高質量的遊戲,自然會吸引所有玩家的眼光,畢竟人類仍舊是視覺與聽覺動物,想要家用主機走入歷史,還有的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lianug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